參會領導與獲獎學生代表合影
用文字記錄身邊的凡人善舉,傳遞正能量。12月24日,“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二屆慈善征文比賽頒獎典禮,在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舉行,為征文比賽畫上圓滿的句號。省慈善總會秘書長劉高貴、副秘書長武偉,雛鷹農牧集團董事長助理吳福利,大河報社副總編許笑雨,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校長楊東輝、書記劉文玉,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張曉培等參加頒獎典禮。
本次征文比賽共吸引來自全省各地6萬多名中、小學生參與。經過評審會評選和網絡投票,綜合評選出了初中組、小學組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以及優秀組織獎。
【現場】一場頒獎典禮:表彰妙筆寫慈善的祖國花朵
24日上午,來自全省各地的獲獎學生在家長或老師陪同下,紛紛來鄭州參加頒獎典禮。“慈善征文比賽獲獎,對孩子來說是一份榮譽,昨天我們就從漯河過來了。”家長黃向東說,女兒黃心蕊獲獎全家都高興,他專程帶孩子來領獎。駐馬店上蔡中學初中部教師史亞威早晨5點多就陪著四名獲獎學生從當地出發往鄭州趕。“參加慈善征文大賽,而且能獲獎,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史亞威說。當天,參加頒獎典禮的家長、老師,都為孩子們感到驕傲,在暖意濃濃的現場,大家紛紛站在背景墻下合影留念。
一段介紹本次慈善征文比賽溫暖點滴的視頻,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慈善法》出臺一年,今年9月1日,河南省慈善總會、雛鷹農牧集團和大河報社聯合啟動“雛鷹杯”河南省中小學生第二屆慈善征文比賽,希望進一步普及慈善理念,倡導中、小學生關注身邊的凡人善舉,感悟慈善真義。截稿時,共收到征文作品6萬多篇,參與網絡投票近30萬人次,經評審會評選和網絡投票,綜合評選出了初中組、小學組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以及優秀組織獎。
【點評】一段肺腑的聲音:被孩子們記錄的凡人善舉感動著
“全省200多所學校6萬多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慈善征文比賽,讓我們感到很欣喜,同學們記錄的凡人善舉,令我們為之感動。我們真誠地希望,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能把這項征文活動繼續辦下去,傳播仁愛向善的社會正能量。”劉高貴在頒獎典禮上表示。
“感恩、感動”是吳福利在分享心情時說出的兩個詞語。值得一提的是感動,“孩子們用心感悟慈善公益事業,記錄身邊慈善事件,用文字傳遞愛心,令人感動。”吳福利表示,雛鷹農牧集團秉承“走正道、行善事、做好人”的企業信仰,始終心系社會,情系人民,熱衷公益慈善事業,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讓善舉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動,讓他們感受到‘愛’的正能量,像雛鷹一樣健康成長。”
“和首屆慈善征文比賽相比,本屆比賽無論是從來稿質量還是數量,都有了質的飛躍。”大河報社副總編許笑雨說,大河報是一份有擔當、有愛心、傳遞正能量的報紙,通過宣傳慈善征文活動,引導孩子用心去發現,記錄真善美,將一定會進一步普及慈善為人人、人人可慈善的理念,讓更多孩子關注慈善,傳承愛心。
【分享】一次特殊的洗禮:美文背后是身邊善舉的影響
活動現場,河南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FM93.6天籟之音主播劉曉峰深情朗誦了獲獎作品《十里春風不如你》,贏得陣陣掌聲。來自鄭中國際學校八二班的杜宜軒作為參賽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鄭州市文化綠城雙語小學的張雅涵分享的則是自己參與慈善活動的經歷。她說,學校有一個名叫“愛心天使少年團”的公益團體,經常組織大家參與公益活動。一次暑假,他們前往駐馬店給留守兒童捐圖書,當看到留守兒童對圖書愛不釋手時,她和同學們都感到很快樂,“這是一種幫助了別人幸福了自己的快樂。”
【溫暖】一份珍貴的禮物:盛開的慈善之花
頒獎典禮現場,為獲獎者頒發的獎品中,盛開的“慈善之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這些“慈善之花”,由熱心公益慈善的河南殘友培訓基地幾位殘疾人學員親手制作。該基地負責人帶著殘疾人學員一同前來送花,為孩子們加油,為慈善助力。“每個孩子都是一支含苞欲放的花朵,愿他們都能茁壯成長,在未來綻放出絢爛的光彩,把更多的愛奉獻給社會。”站在發言臺前,殘疾人學員陳洪旗激動地說。“感謝有這樣的平臺,讓學生們對慈善有更多的理解,從身邊小事做起,參與慈善。”
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書記劉文玉表示,慈善有兩層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行的義舉。所以,真正意義的慈善,是不加任何條件和要求的自覺行為,“用愛心行動詮釋慈善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伴隨鄭州市第八十八中學孩子們精彩的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兩個小時的頒獎典禮結束了,慈善之愛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