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農村產權就可線上交易,并且全程留痕,既有效率又讓人信服。 近年來,濮陽市南樂縣的“農權超市”,帶動該縣農村產權交易進入“e時代”的同時,也探索出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的“南樂模式”。 動動手指,20分鐘“拍”下農用地 眼下,來自南樂縣谷金樓鎮王方山固村的返鄉創業大學生王炳欣正忙著籌備擴建雞舍,繼續加碼青年雞(青年雞是指7到20周齡的母雞)養殖事業。 上個月,這名“85”后“雞司令”以網絡競價的方式“拿下”了村集體的一塊設施農用地。“競爭很激烈,包括我在內一共有8名競拍者,‘纏斗’了近20分鐘,先后出價90多輪,最終我以3360元/畝/年的出價勝出。” 盡管成交價高于預期,王炳欣依然很有信心。“計劃搭建2套雞棚,同時可飼養12萬只青年雞,按每只3元的毛利潤計算,一個飼養周期(2個多月)下來,毛利潤有30多萬元。” 王方山固村黨支部書記田雪玲也算了一筆賬:“王炳欣承包的這塊地,掛牌底價為1300元/畝/年,最終溢價158%成交,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5萬多元。” 這筆雙贏的交易緣何而起呢?田雪玲介紹,今年初,王方山固村集體耕地的承包合同即將到期,南樂縣“農權超市”將這塊地的承包經營權“上架”競拍,引來王炳欣的關注。“今年以來,我村通過‘農權超市’流轉出去的耕地已超過180畝。” 啥是“農權超市”?“簡單說就是我們縣的一個網上平臺。”南樂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用戶登錄“農權超市”,看到的是一批特殊的“商品”:112平方米冷庫出租、24座高效恒溫食用菌大棚出租、780米河道地出租、30.7畝集體耕地流轉……這些“商品”帶有清晰的圖片、文字說明,等待各路客商通過網絡挑選。 “農權超市”已交易641宗,成交金額3300萬余元 南樂縣是全國35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整縣(市、區)試點之一。“農權超市”是該縣探索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新模式的具體實踐。 據南樂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負責人趙廣濤介紹,2023年4月6日,南樂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揭牌,其運營的南樂縣“農權超市”同步上線。首批“商品”是該縣的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經營權,比如村集體大棚租賃、村集體耕地流轉等。截至目前,“農權超市”已進場交易641宗,成交金額3300萬余元,為村集體創收670萬余元。“農權超市”讓農村產權交易更透明。“預掛牌、協議轉讓、競拍等所有交易環節,都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規則、統一交易流程、統一交易鑒證,并由南樂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監督管理。交易全程網上‘留痕’,村民可隨時隨地查看。”趙廣濤說。 目前全縣有226個行政村進場交易,覆蓋率70%。接下來,南樂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將把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四荒”使用權、農業生產設施設備等納入“農權超市”,不斷拓展“農權超市”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盤活農村資產要素,助力鄉村振興。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