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的意思是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聽到這,你一定會覺得是不是遇到了一個“假”的小暑,因為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多地頻現極端性高溫天氣,據河南氣象臺預報,7日最高氣溫能達到42℃,在持續的酷熱天氣下,中暑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熱死人”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據媒體報道,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導游在頤和園帶團游覽時因中暑送醫,經搶救無效而離世。這則消息一出,讓一個新的詞匯“熱射病”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引發了大家對夏季“防暑”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覺得不可思議,中暑也會有生命危險?明明已經很注意防曬了,為什么還會中暑?萬一中暑了該怎么辦?針對近日不斷攀升的氣溫,記者采訪到了河南中醫藥大學仲景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謝忠禮,請他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燒烤模式”已開啟
“我們日常所說的‘中暑’其實應該叫做‘傷暑’,雖然都有‘暑’字,但癥狀卻大不相同。中暑是指在高溫、熱輻射狀態下,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引發的疾病。”謝忠禮告訴記者,換句話說就是人的身體不聽使喚了,無法通過出汗等方式來調節體溫,從而體內積蓄了過多的熱量,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而傷暑的表現則通常為多汗、身熱、口渴、呼吸急促、四肢無力、小便發黃等。
有“高溫殺手”稱號的熱射病通常發生在“高溫”和“高濕”的天氣里,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謝忠禮介紹,當氣溫大于體表溫度、空氣流動性差、空氣濕度較大時,人感受到的溫度會大于真實的氣溫。例如,當氣溫為35℃,而濕度大于50%時,體感溫度一定大于35℃,這個時候在戶外活動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癥狀,如果這時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沒有得到重視,則有可能發展為熱射病,熱射病的致死率高達80%。
中暑“專盯”哪些人
“頭暈、惡心、胸悶等這些都是中暑的初期表現,千萬不能忽視,覺得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干預。”謝忠禮提醒大家,不要覺得有點頭暈不要緊,可以再挺挺,有可能這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一旦超出最大“負荷”,肌肉痙攣、暈厥等癥狀就會接踵而來。
哪些人更容易“中暑”?謝忠禮解釋,一般高溫工作者或者體質較差的老人更容易發生中暑。“老年人一般伴有基礎疾病,再加上體溫調節能力變差,散熱能力降低,在一般人并不覺得很熱的天氣,也有可能出現中暑癥狀。”謝忠禮說,如果老年人在高溫情況下感到身體不適,一定要前往附近的醫院就醫,不要在家自行處理。
河南中醫藥大學仲景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謝忠禮接受記者采訪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夏季出汗多是正常現象,從而忽略了中暑的可能性。”謝忠禮告訴記者,當孩子在戶外玩耍時,突然出現頭暈、沒精神等癥狀,就要注意是不是已經中暑了。
謝忠禮提醒,高溫時段一般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這個時間段內無論是孩子還是老人最好減少外出。對于輕微中暑現象,要盡快脫離悶熱環境,補充水和電解質,癥狀大多能夠快速緩解。另外,夏季穿著輕便、透氣的服裝可以幫助身體散熱,減少中暑的風險,建議選擇棉質、麻質等透氣性好的服裝,避免穿著厚重的衣物。
消暑小飲料了解一下
既然在高溫天氣下人體容易出現鹽分和維生素的缺乏、導致中暑,那么,有哪些“小飲料”可以幫助我們補充水分的同時,預防中暑的發生呢?
西瓜翠衣汁原料只需兩種
“當然有,西瓜翠衣汁和綠豆百合山藥湯都是不錯的選擇。”謝忠禮告訴記者,中醫認為西瓜翠衣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腫和降壓除煩等作用,可以治療多種熱盛津傷的疾病。
“我們只需將西瓜翠衣洗凈、切段,放入鍋中,加入冰糖,加入適量的水煮沸15分鐘,放涼即可飲用。”謝忠禮說,食用西瓜會使血糖出現明顯的上升,這對于想要通過食用西瓜來解暑的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相比之下,西瓜翠衣適用于各類人群,對血糖變化的影響也較小,是糖尿病患者夏季消暑的不錯選擇,糖尿病患者煮水時也可不添加冰糖,效果是一樣的。
綠豆湯煮制要開花才能解暑
謝忠禮提醒大家,要用正確的方法煮制綠豆才能起到清熱的效果。“對于綠豆的煮制方法網上分為兩派,有人認為應該煮開花,有人卻說十分鐘足矣,到底應該怎么用要看訴求是什么。”謝忠禮說,如果想要清熱,那么需要將綠豆煮開花后,連湯帶豆盡數食用,如果用于解毒,則不用煮開花,顆粒分明即可。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