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作報告在河南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積極貫徹落實二十大報告精神,用實際行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學習二十大報告,令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校長羅敏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話——中國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羅敏說,今后將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二十大報告精神,把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河南理工大學校黨委書記鄒友峰表示,報告對教育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學校將深入推進“雙一流”創建和國內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進程,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貢獻。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黃笑表示,他將把思想上的洗禮延續到工作中,全心全意帶領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胸懷“國之大者”,以強農興農為己任,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能夠親眼見證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我深感激動和自豪。”河南大學學生聶秀銘說,作為一名新聞專業學生,愿時刻銘記黨的教誨,聽黨話、跟黨走,與時代同頻共振,將來要成為一名有理想、有擔當的新聞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
掌握核心技術 為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翅膀
“二十大報告內容緊湊,高屋建瓴,讓人無比振奮、深受鼓舞。”小麥育種專家、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鋼表示,令他大為觸動的是,報告強調,要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使命重大,責任光榮。茹振鋼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帶領科研團隊繼續奮斗在小麥科研的道路上,為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掌握研發核心技術,培育出更多的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讓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農業更強。
展望未來,茹振鋼表示,“將繼續為端牢中國的飯碗貢獻力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而努力奮斗”。
“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原龍子湖數字經濟創業創新培育中心運營負責人謝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科技創新、對科技人才高度重視,令他感觸頗深。
對于培育中心未來發展,謝飛充滿信心,他說:“我們將推進科技創新企業的招引工作,為入駐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國際化、數字化、集群化的科技創孵環境,多措并舉培育出更多科技創新領域的龍頭企業。”
推動“以治病”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報告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鄭大一附院首席科學家、河南省腎臟病研究中心主任劉章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開啟了健康中國建設新征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之路。
劉章鎖說,將牢記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加快推動“以治病”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深入開展慢性腎臟病防治科普宣傳,推動腎臟病防診治全面發展,助力“健康中原”和“健康中國”建設事業。
“二十大報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重點凝練,提出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任務、新目標。”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鄭州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長牛留栓表示,聆聽報告后非常振奮、備受鼓舞。
牛留栓說,將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為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為實現新時代“健康中國戰略”而不懈奮斗。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