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展以來,河南展廳人流如潮,絡繹不絕。河南廳以“行走中國 老家河南”為主題,獨特的設計風格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合影。
打卡蓋章區,人滿為患。一個5歲的小男孩還沒桌子高,踮腳要蓋章,志愿者問:你認識豫嗎?知道在哪里蓋章嗎?小男孩理直氣壯的說:我老家就是河南的,我當然認識!爸爸天天和我講,我老家是河南哩!原來孩子爸爸是河南周口人,19歲遠離家鄉,來新疆當兵,轉業后就在這里安家扎根,繼續服務邊疆,報效祖國。
在河南廳生活體驗區,一位阿姨一下子購買4盒牡丹花茶。她是洛陽人,結婚后隨丈夫在烏市生活,因為疫情原因,快3年沒有回老家,都快要忘記牡丹的樣子了。此次聽說老家來新疆展覽,第一時間來到河南展區,以慰思鄉之情。
中原大地與天山南北雖相距千里,但淵源深厚。解放初期,1950年至1955年的六年時間,不斷有來自河南的干部、軍人、學生來到天山腳下,支援新疆,單1956年就有46列開往新疆的支邊專列由鄭州開出。來自信陽、南陽、商丘、開封、許昌的5萬青壯年勞動力經過火車轉汽車的顛簸,滿懷豪情壯別故鄉,從黃河岸邊親人的懷抱,來到了人煙稀少的新疆戈壁灘,開始了人生當中新的一頁、揭開了新疆兵團屯墾戍邊史的新篇章。
直至現在每年還有很多河南人來到新疆工作,為祖國邊疆建設貢獻力量。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新疆人口數量達到了2523萬人,而其中就有400多萬的河南人,可以說在新疆的每五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祖籍就是河南。他們分布在新疆建設的各個方面,有老師,有軍人,有醫生,有個體戶,有農戶,他們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綿薄力量!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