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動甲骨文保護整理、文創開發,將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如何將甲骨文打造成中華文化新地標,將“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打造成為高識別度、高傳播度、高美譽度的國際知名文旅品牌?省兩會上,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熱烈討論。
推動甲骨文研究保護利用
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省委高度重視殷墟甲骨文的傳承工作,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將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提升到全省重大戰略層級上安排部署,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我們感到很振奮,這是對我們工作的鼓勵、更是鞭策。”省人大代表、安陽市委書記袁家健表示。
近年來,安陽市聚焦殷墟甲骨文傳承保護、活化利用,推動甲骨文從“冷門絕學”到“走向大眾”,甲骨文廣播體操火爆全網,殷墟保護經驗入選國家文物局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入圍案例,殷墟遺址博物館即將建成開放。
袁家健表示,下一步,安陽市將深入挖掘殷墟甲骨文承載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加快編制《安陽市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殷墟文物保護和殷商文明研究,謀劃實施一批傳承保護、活化利用項目,積極培育文娛旅游消費增長點,推動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深入人心。
殷墟甲骨文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省政協委員、安陽師范學院圖書館館長韓嘯建議,成立國家級“甲骨文研究院”,加強頂層規劃、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研究院為牽頭單位,完善甲骨文學科體系,從甲骨斷代、甲骨形態、甲骨綴合、甲骨語法、甲骨文例、甲骨文音系、甲骨文字考釋等多方面推進研究,建立符合特殊學科特點的科研考核機制,結項成果要經得起學術檢驗與歷史評判,著力出學術精品,有利于甲骨文研究突破瓶頸,在更多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
盤活全省資源
持續擦亮品牌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殷墟甲骨文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極端重要性?!笔≌f委員,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李庚香表示,河南是殷商文化重地,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獨具優勢、基礎堅實。
李庚香建議,一要深研究,整合甲骨學和殷墟學,加快構建殷商學,從歷史與文明的大視野中,把殷商文化作為一個信仰體系、文明體系和文化體系來研究。二要串起來,把殷墟與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等串聯起來,加強安陽、商丘、鄭州三地合作,做大做強殷商文旅產業。三要做項目,以大視野謀求大發展,統籌考慮、系統規劃,加快建成一批標志性建筑、標志性項目。四要善宣傳,把移動端作為主要傳播平臺,把短視頻作為主要傳播載體,把交互式作為主要傳播方式,吸引更多人打卡殷墟、點贊殷墟、宣傳殷墟。
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做好殷墟甲骨文的開發利用尤為重要。省人大代表,商丘文旅投副總經理,商丘古城文旅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魯玉建議,要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深入挖掘殷墟甲骨文文化資源及其背后的故事,開發設計好的文化創意產品,讓甲骨文走進現代生活之中;開展殷墟甲骨文文化研學旅游,用文字考古、甲骨文拓印、甲骨文字探源等多元形式豐富研學內容,增強沉浸式體驗,讓更多中小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字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如何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文旅品牌與文化標識?省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郭改英建議,要充分重視河南的歷史優勢和文旅資源,提煉其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加強鄭州、洛陽、安陽、開封等城市的文化地標建設,深入貫徹落實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文化思想、文化地標、文化精品為抓手,持續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
老家旅游
視頻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歡